5月18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民委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承办的“第五期全国法院藏汉双语法官培训班”在我校武侯校区举行开班仪式。国家民委人事司副司长王红燕,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叶健,宣教部教培处处长向华,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曾明出席开班仪式。校党委组织部、民族干部培训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五地藏区法院的65名法官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永正主持。
王红燕副司长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办好这期培训班所做的大量深入细致的筹备工作。她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学员充分认识学好双语、提升素质、增强本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藏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为藏区法治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增添正能量、增加助推力;发挥国家民委资源优势,打造双语法官培训的有效平台。切实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共同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法官培养及培训工作的意见》、推动实施双语法官“千人计划”,提升民族地区法治工作能力,充分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升学习实效。希望学员们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尽快实现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叶健部长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了讲话。他指出,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双语法官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双语法官培养,对于适应新时代要求,推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保障民族地区群众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举办“全国法院藏汉双语法官培训班”,是落实双语法官“千人计划”,提高双语法官履职能力,打造高素质双语法官队伍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学员要珍惜机会、静心学习;要加强交流、共同提高;要学以致用、取得效果;要严守纪律、展现良好形象。
曾明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和全国法院藏汉双语法官培训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全国法院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工作,精心选配优良师资,紧紧围绕双语审判工作开展教学,着力提高双语法官利用语言优势解决法律问题的综合素质,大力促进双语法官司法能力的提升。为确保做好此次培训,经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同意,增加了“学员选拔测试”环节,挑选了具有较好语言基础和较大培养潜力的双语骨干法官参加培训。培训班的举办,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法官培养及培训工作的意见》、推动实施双语法官“千人计划”的具体体现;既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
学员代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官却作了发言。
据悉,此次培训班为期一个月。学员们将集中学习《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政策——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十九大精神解读》、《认同、自信、自觉中的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等理论课程,以及《藏语语法》、《藏区民间习惯法》、《藏汉双语庭审技巧》等专业课程,学习期间,还将赴长征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审稿:冉益群)
(责编:刘大伟)

